(除濕機市場普及率低 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東南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暖濕氣流,我國南方地區迎來了梅雨季,連綿的陰雨天加大了空氣濕度,不僅讓人體感潮濕不適,更會讓衣物等發霉,根據百度搜索指數顯示,今年6月至7月中旬,“除濕機”的指數環比上升了40%,又到了除濕機該發揮作用的時候。季節、區域型產品,認知度較低作為家用小電器的除濕機,早前的銷量一直以出口為主,近幾年在國民健康需求和消費水平雙重提升的前提下,逐漸開始有從出口向內銷轉變的趨勢。據奧維云網數據統計,2014-2019年,線上渠道除濕器的銷量由40.6萬臺增長至174.8萬臺,2020年僅上半年銷量就達156萬臺,同比增長9.8%,并預計未來五年,除濕機產品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5%。雖然除濕機的增長數字看似可觀,但目前它的整體市場滲透率還較低,據媒體公開數據顯示,我國除濕機的滲透率僅2.4%,而除濕機在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滲透率已達30%左右,數字差異的背后,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縱觀近半年除濕機的搜索數據可發現,從5月中后期開始,其數據雖然波動較大,但一直較為穩定的超過搜索均值,這與開篇提到的梅雨季相對應;與此同時,我國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濕負荷尤為顯著,故形成了除濕機在我國市場上呈季節性、區域性的顯著特點。除濕機不僅在市場消費上的特點如此,在企業制造上的分布也遵循了這個特點。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18日,涉及除濕機經營范圍的排名前10的地區中,有9個分屬南方地區,與我國城市的潮濕度分布高度重合。除受季節地域影響外,認知度和價格也是制約除濕機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國大多數家庭在面對潮濕的陰雨天的時候,還是主要以被動忍耐為主,尚沒有形成以家電來除濕的消費理念和習慣;另一方面因為空調都帶有除濕功能,雖然效果并不如專業的除濕機好,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再購買具有同款功能的產品難免有些“浪費”之嫌,且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適合家庭使用的中端型除濕機價位在1600-2800之間,其在價格方面的優勢性也不大。受以上各種因素影響,我國除濕機市場正處在待培育的小體量階段。雖然已有不少企業入局了該賽道,如專業做除濕機的、,傳統家電品牌、等,但就目前的市場規模和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度而言,還沒有品牌和企業形成格局以引領除濕機市場。行業標準是基礎門檻,功能創新是發展動力在行業集中度還較為分散的現階段,除濕機未來的市場前景和利潤空間吸引了許多新品牌的加入。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除濕機相關企業共有7039家,2019、2020年涉及除濕機的企業注冊數均超過440家。企業的扎堆入局在促進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除濕機市場帶來了一些弊端。虛標除濕量、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除此之外,消費者對于除濕機在使用細節上的吐槽也不絕于耳,如“噪音大”、“有異味”、“無法連接手機遠程控制”等等,這些用戶最為關心的切身問題正在影響市場的良性發展。市場的亂象催生行業標準的建立。2019年,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國管局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綠色高效制冷行動方案》,修訂多聯式空調、商用冷柜、冷藏陳列柜等產品的強制性能效標準,其中也包括除濕機產品的能效標準,并鼓勵龍頭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對此,頭部企業等在2020年聯合推出了《家用除濕機》的新團體標準,對除濕面積和靜音水平兩個指標進行了標準定義,解決了消費者以往感到困惑的“日除濕量”、“最大除濕量”等一系列最核心的數據指標的量化問題。行業標準的建立提高了除濕機行業的技術門檻,在凈化了市場的同時,也迫使企業不得不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技術實力以立足于市場。行業標準是基礎,企業在除濕機功能、性能上的創新才是行業長遠發展的動力。目前,不少企業正在從便捷化、智能化、與新風功能結合等方向上入手,提升除濕機在消費者心中的使用性價比。如推出的魔方除濕機可以將體積縮小一半,為消費者節省了占地空間;的智能除濕機可以實現遠程和語音的控制,便于用戶操作;空凈除濕一體機可先凈化空氣再除濕,并實時檢測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給消費者以最健康和舒適的體驗等等。雖然現在除濕機在我國家庭中的實際應用率還很低,但隨著企業在技術發展上的創新和對市場的不斷培育,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除濕機的認知會逐漸加深,與此同時,在健康消費大趨勢的影響下,除濕機在我國存在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