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制造→“新浙江制造”)
寧波晚報訊浙洽會四大板塊之一的浙江(寧波)科技成果交流會在兩天半的時間里,610多家企業進場洽談,140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達成意向,科技合作簽約項目57個———所涉項目一定程度反映了“浙江制造”正在努力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升級。
■“浙江制造”亟待轉變
事實上,本屆消博會上,浙江產品、浙江名品和浙江精品繽紛亮相,參展產品檔次明顯提高。走馬消博會,不得不驚嘆“浙江制造”的技術含量和工藝的確有了大幅提升,浙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走得越來越瀟灑。
占全球玩具市場的50%、打火機市場的70%、領帶市場的50%、小家電市場的55%……近年來,不斷崛起的浙江制造以其低成本優勢占領全球市場。但與此同時,似乎一個成見也形成———一提起“浙江制造”,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那些科技含量低的“小”東西,像襪子、領帶、眼鏡等,靠低成本優勢、以量取勝。事實上,受制于原材料、能源等要素制約,特別是國內外競爭壓力的加大,以低廉勞動力成本取勝的“浙江制造”亟待轉變。
■打造“新浙江制造”
此前,浙江已明確提出,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先進”內涵之一,就是要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浙江制造”正邁步“新浙江制造”。
“沒有研發能力、不掌握產品核心技術的企業,充其量只是簡單的裝配車間。缺乏創新能力,只有屈居國際垂直分工的末端。”慈溪市三野電子有限公司老總鄔志堅深有感觸。在本屆浙科會上,他們與浙江大學簽約,雙方共同承擔慈溪市智能家電設計服務中心項目。
“慈溪的小家電雖然出口量很大,但是低層次的出口產品只能分得國際市場A單薄的利潤份額,并且頻頻遭遇非關稅壁壘限制和反傾銷指控。”慈溪科技局合作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成立慈溪市智能家電設計服務中心,依托家電智能化技術,10年內慈溪智能化家電產值力爭達到600億元。而目前,慈溪家電雖為全國三大基地之一,目前年產值350億元。但家電檔次較低,是三大基地中的最低層,各類控制系統、芯片設計絕大多數企業均向深圳、臺灣、香港等地采購。
前來參加浙商與浙江對外開放論壇的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告訴記者,正因為轉變了粗放型生產方式,以創新技術作為企業的核心生產力,去年其出口額中,有一半銷往發達國家。其中,不少縫紉機可以賣到上百萬元的價格,生產這樣一臺縫紉機能帶來的利潤高達五六十萬元。據記者了解,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設立研發中心,溫州鞋業龍頭奧康、康奈甚至把設計中心“搬”到了意大利……
我省已經正式提出,“到2020年,浙江制造業全面融入世界現代制造業體系,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先導,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業與現代裝備制造業協調發展的國際性先進制造業基地。”